您好,欢迎访问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官方网站!

健康讲座

您的位置: 首页 先进医疗 健康讲座

2019欧洲耳鸣多学科专家共识(之一)

作者: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日期:2019-04-29 字体: [小] [中] [大]

 2019年3月,欧洲发布了耳鸣多专业专家共识,下面介绍下相关内容:

       1、专家组来自荷兰、德国、葡萄牙、希腊、法国、英国、马耳他;专业包括:耳鼻喉、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系、临床心理科学系、实验健康心理学、康复与听力学专业、临床神经科学。根据两轮专家咨询中收到的意见汇总形成的共识。

       2、大多数研究报告耳鸣患病率在成人约10%至19%之间。大约1/3的老年人长期受到耳鸣困扰。耳鸣通常与听力损失,噪音暴露,衰老和压力有关。在耳鸣人群中听觉敏感(对日常声音的耐受性降低)为40-86%。

       3、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耳鸣。小于3个月的耳鸣,定义为急性耳鸣;3-6个月,定义为亚急性。大于6个月或更长时间时,它被称为慢性耳鸣。评估耳鸣是急性还是慢性,与某些治疗的选择有关。

       4、耳鸣严重性分级。耳鸣的严重程度可以使用多项耳鸣问卷评分进行评分。Biesinger等人的结构性耳鸣问卷,根据损伤的程度和频率将耳鸣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等级。


 5、急性耳鸣的治疗。

       通常根据急性突发性听力损失的治疗方案给予急性耳鸣的治疗。但,如果耳鸣急剧发生而没有听力损失,则不建议使用标准的可的松治疗。目前的心身主动因素可以发挥决定性作用。鼓室内类固醇治疗等治疗方法对耳鸣无影响。慢性耳鸣的耳鸣严重程度或窘迫的任何增加都不应该被视为新发性耳鸣,而应被视为慢性耳鸣的波动。

       6、对于慢性耳鸣,已经使用或试验了许多种类的药物,包括各种抗心律失常药,抗惊厥药,抗焦虑药,谷氨酸受体拮抗剂,抗抑郁药,肌肉松弛剂等,对比其副作用或危害,几乎没有证据表明这些药物能使患者从中受益。 Cochrane对耳鸣抗抑郁药的综述确定了6个关于RCT研究(纳入610名患者),只有一项研究被认为是高质量的。该研究比较了帕罗西汀(一种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与安慰剂的作用,并没有显着差异。对于曲唑酮也是如此。尽管如此,抗抑郁药通常成功地用于伴随抑郁和焦虑的治疗,而不是用于改善耳鸣。 Jufas和Wood对耳鸣治疗中的的苯二氮卓类药物进行了系统评价,包括了地西泮,奥沙西泮和氯硝西泮,结果表明用于主观耳鸣的苯二氮卓类药物没有强有力的证据基础。

       因此,通常不建议抗焦虑抑郁药物和苯二氮卓类药物用于治疗慢性耳鸣。然而,当耳鸣患者同时伴随焦虑或抑郁相关的合并症时,可处方类似药物。

7、助听器。

       听力丧失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和致残原因之一。由听力损失引起的身体和心理活动减少以及继发性社会隔离会增加认知能力下降/痴呆,精神疾病和抑郁症风险。诸多RCT已经证明了助听器在听力障碍方面的显着优势。虽然在系统评价中,助听器对耳鸣的功效的高级证据不多,但基于听力损失和耳鸣助听器RC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证据,以及考虑助听器耳鸣的系统评价,做以下推荐:在没有听力损失的情况下,不应向耳鸣患者提供助听器。同时耳鸣也是助听器选择和随后的相关决策中要考虑的重要参数,也就是说出现了听力问题并伴有耳鸣,推荐助听器。

       8、关于神经刺激治疗。

       神经刺激治疗包括侵入性的或非侵入性的,手段上包括使用电磁,电或声音刺激。但是,准确的神经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常见的非侵入性治疗包括经颅电刺激,迷走神经刺激(经皮),经颅磁刺激(rTMS)和声学协调复位(CR)神经调节。侵入性治疗包括迷走神经刺激(可植入装置),皮质表面刺激和深部脑刺激。

      1)对经颅电刺激,结论是:没有足够的证据来确定tDCS是否对耳鸣有效;虽然目前的研究显示它是安全的,但对耳鸣的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2)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首先相关研究很少,其次对耳鸣没有影响。

       3)迷走神经刺激。目前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研究已经明确迷走神经刺激的高顺应性、良好耐受性,但在6周随机化期结束时耳鸣之间没有显着的组间差异。因此没有推荐

      4)经颅磁刺激(rTMS),利用线圈内产生的强电流产生快速振荡磁场。线圈放置在目标脑区域上方的头部附近。假设来自磁场的能量穿透颅骨可以引起浅层皮层神经元的去极化。最近的系统评价包括15项研究,并得出了显着的效果治疗。然而, Cochrane评价包括5项随机对照试验,并得出结论:(1)各研究的结果支持rTMS有效性是有限的,并且(2)没有足够的信息来断定它是长期安全的。

       5)声学协调复位(CR®)神经调节。

       AcousticCR® 神经调节是一种声音疗法,其根据患者的主要耳鸣音调调整的四个“相位重置”音调的随机序列,其被假设为可导致产生耳鸣的病理性脑节律的持续不同步,从而抑制耳鸣。其系统评价包括8项研究,结论是,现有证据表明治疗是安全的,但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其有效用于临床实施该治疗。

       6)侵入性神经刺激治疗。目前是实验性的,并且通过植入电极和深部脑神经刺激器来进行迷走神经刺激。迄今为止的研究仅限于少数病例,暂无推荐。

  9、膳食和替代疗法。包括银杏叶,褪黑激素,锌或其他膳食补充剂。

       1)银杏叶,是最常用的耳鸣草药补充剂。Cochrane评价分别于2004年和2013年两次评价,结论是银杏叶无效。其中第二次系统评价包括5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是银杏叶似乎有效;但作者表示大多数试验的方法学严谨度较低;并且一项MeTa分析汇总了来自6项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并得出结论,银杏相对于安慰剂没有益处。

      2)褪黑激素,是由松果体分泌的激素,其参与睡眠—觉醒周期的调节。三项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193名参与者,研究了褪黑激素治疗耳鸣,并且每位患者都表现出益处,其中严重耳鸣和失眠患者的改善最大。然而,考虑到研究的总体患者数量和方法学限制,包括最大试验中缺乏安慰剂组,这些结果应该谨慎解释。

      3)膳食补充剂,包括锌、脂类黄酮,大蒜,顺势疗法,中国传统/韩国草药,蜜蜂幼虫和其他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均没有证据表明这些疗法对耳鸣有效。

      10、针灸。

      2012年针灸治疗耳鸣的系统评价包括9项随机对照试验,总计 431名参与者。然而,研究设计的变化包括针灸干预的类型,治疗时间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其他对照组的选择,盲法的变异性和结果测量的选择,其中许多未经验证。结论,针对治疗耳鸣的少量针灸随机对照试验,样本量小和方法学问题,不足以得出有效性的结论。


(待续)